乾河街道

乾河街道

乾河街道位於仙桃市城區西部。面積83.02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面積25平方千米),人口149856人(2004年)。轄軍墾路、好義街、石碼頭、建設街、大洪小區、沔陽路、船廠、新河、袁市、大洪、復州花園、德政園、小南、肖台,小寺垸、高家渡、觀音堂17個社區。龔台、小林、熊灣、中嶺、歐家灣、南壩、袁市、雙龍、窯台、周廖壕、么灣、樓子台、王老口、三橋、許壩、八灣、石橋、西河、五豐、鄭仁口、雜八灣等21個行政村。辦事處駐復州大道279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乾河街道
  • 隸屬政區:湖北省仙桃市
  • 行政代碼:429004002
  • 行政級別:街道
  • 行政區號:0728
  • 轄區面積:82平方公里
  • 人口數據:13.23萬人
基本信息,地理位置,轄區財政情況,沿革,郵編,投資情況,管理理念,領導分工,

基本信息

郵編433000 車牌號碼:鄂M 身份證前六位:429004
乾河街道辦事處轄21個行政村,17個居委會,211個村民小組,73個居民小組。轄區面積82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25平方公里。轄區總戶數35581戶,其中城區戶數23020戶,農業戶數12561戶,總人口13.23萬人。規模以上各類企業近300家。

地理位置

乾河街道位於“鄂中寶地、江漢明珠”的仙桃市區的乾河街道,是全國城市工作委員會常委單位,素有“全市首強、全省十強、全國最佳”的美譽。辦事處黨委曾被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轄區財政情況

轄區規模以上各類企業近300家。2004年,該辦實現企業總產值42.4億元,同比增長14.9%,增長5.5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1.64億元,同比增長13.7%;工業銷售產值完成36億元,同比增長21.2%;累計完成工業利稅2.62億元,同比增長16.5%;工業用電量2332萬度,同比增長1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8.8億元,比上年增長54%;財政收入在高基數上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完成1.6億元,比上年增加2000萬元,增長14%。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

沿革

原有一條河流經此地,後因乾涸,得此地名。1952年屬仙桃鎮,1986年由仙桃鎮更改為現名。1997年,面積19平方千米,人口8.5萬,轄石碼頭、新河、軍墾路、好義街、大洪小區、建設街、漢江船廠、沔陽二路、棉紡廠9個居委會和大洪、小南、小寺垸、肖家台、高家渡、觀音堂6個村委會。2001年袁市街道併入乾河街道。原袁市街道位於仙桃市區西部。主要道路有復州大道、仙源大道、通順河路、袁市路等。1958年為袁市公社,1986年建鎮,1995年設袁市街道。1997年,面積65平方千米,人口4萬,轄一居、二居、三居、四居4個居委會和龔台、小林、草壩、窯台、中嶺、歐灣、么灣、周廖壕、雙龍、王老口、三橋、八灣、許壩、樓子台、雜八灣、石橋、西河、鄭仁口、老里仁口、袁市20個村委會。

郵編

[郵編]433000 [2006年代碼]429004002:~001軍墾路居委會 ~002好義街居委會 ~003石碼頭居委會 ~004建設街居委會 ~005大洪小區居委會 ~006沔陽路居委會 ~007船廠居委會 ~008新河居委會 ~009大洪社區 ~010袁市居委會 ~011復洲花園居委會 ~012宏達路居委會 ~013德政園居委會 ~014乾河四居委會 ~200樓子台村 ~201窯台村 ~202周廖村 ~203麼灣村 ~204王老村 ~205三橋村 ~206八灣村 ~207許壩村 ~208石橋村 ~209西河村 ~210五豐村 ~211鄭仁村 ~212雜八村 ~213觀音堂村 ~214小寺垸村 ~215小南村 ~216高家渡村 ~217肖台村 ~218龔台村 ~219小林村 ~220南壩村 ~221中嶺村 ~222歐灣村 ~223雙龍村 ~224熊灣村 ~225袁市村

投資情況

乾河街道辦事處是投資的窪地。近幾年,辦事處黨委始終把改善投資環境作為經濟工作的重頭戲,用大投入建設硬環境,用大手筆建設軟環境。位於乾河街道辦事處的仙桃高新技術產業園,是一張靚麗的招商名片,一片火熱的投資熱土。該園以創新為動力,以科技為導向,以產業為支撐,以環境為保障,全力打造道著“中國第一個沒有圍牆的高新園”。園區按照“封閉管理,開放運行”的運作方式,全方位提供一站式管理,一條龍服務,所有入園企業享受著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的優惠政策。“投我仙桃,報以瓊瑤”,全新的服務理念,全新的雙贏理念,吸引著海內外四面八方的投資者。完善的交通網、排給水網、供電網和通訊網等基礎網路,引領著園新型工業化進程。2004年,園區固定資產投入2億多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近5億元,入園企業10多家,其中投資過5000萬元的企業6家,被省科技廳認定的科技企業3家。

管理理念

乾河街道辦事處堅持用創新的觀念謀劃全局發展,實現了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一是用經營城市的理念謀劃城市發展。該辦始終堅持“城市建設就是經濟建設”的觀念,一直都把城市建設作為一個產業來運作,作為一大資源來開發。通過對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和開發,城市基礎建設日新月異,人居環境逐步趨向和諧。近幾年,全辦投入城市建設資金近20億元,絲寶路、乾河路、桃源大道、黃金大道等三橫三縱道路骨架,搭起了乾河起跳飛躍的平台。德政園小區、復州花園小區、綠地置業小區等示範小區的建成,提升了乾河居民居位品味。四清河建設、100多條背街小巷建設、大洪中心村建設、三橋生態示範村建設,加快了乾河向城市化邁進的步伐。如今,走近乾河,綠量在不斷增多,花量在不斷增大,城市功能在不斷完善。
二是用科學發展觀謀劃工業經濟發展。乾河工業經濟發展經歷了鄉鎮企業異突地、外資企業一枝獨秀、眾多項目百花齊放三個階段。既注重速度與增量,更注重效益與質量,工業經濟從本質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外向度在不斷提升。2004年,外貿出口800萬美元,居全市之首,利用外資500萬美元,也居全市之首。絲寶、亞通、高台蘭花、拓展家居等外資企業成為全市最靚麗的風景線。特別是絲寶,在乾河十多年發展,十多年輝煌,產業在仙桃實現了裂變式發展。絲寶精細化工、絲寶藥業、天怡大酒店、文化步行街、農資農貿大市場、排湖旅遊農業,絲寶產業不斷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成為仙桃產業的重要支撐。在絲寶擴張的同時,乾河經濟也在向多領域擴張,中百倉儲、恆迪國際建材、華實信達、仙橋棉業、長江防爆、衡德環保製造、城市垃圾處理等項目如雨後春筍,在乾河紛紛落戶紮根,有的項目早已結出豐碩的果實。
三是用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發展。統籌城鄉,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成為乾河農村經濟發展新的突破。近兩年,乾河投資近500萬元,用於支持農村公益事業的發展,農村面貌煥然一新。三橋村11組“三改一建”的文明生態村建設,成為全市首個文明生態示範組;周廖村整體搬遷200多戶,建成了全市第一個中心村;雙龍漁鴨生態園建設,成為全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樣板工程。還有通村公路的延伸,雷袁公路的修建,豆刂閘泵站的整修,使農村交通和農業抗風險能力全面得到改善和加強。

領導分工

街道及園區領導分工
劉炎成:高新園工委書記、辦事處黨委書記、人大聯絡處主任。主持仙桃高新技術產業園管委會和辦事處全面工作
李少權:辦事處黨委副書記、主任。 協助仙桃高新技術產業園管委會和辦事處全面工作;
熊 云:辦事處黨委副書記、人大聯絡處副主任。牽頭精神文明、機關、政法、社區、計生工作,分管人大工作;
李一新:高新園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牽頭農業、農村、城建、政協工作;
李學文:高新園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牽頭工業工作;
李遠仿:高新園規劃建設局局長。分管政法、信訪穩定、安全、610工作;
孫雅高:高新園財稅工商局局長。分管機關、財經、財貿、民政、菸草、審計、統計工作;
向世清: 高新園經濟發展局局長。分管城建工作;
魏運祥:高新園精神文明建設局局長。分管招商引資、經委機關、辦直企業、資產管理、社保、科技工作;
徐金勝:高新園黨政辦公室主任。分管計畫生育工作;
金治武:高新園農村工作局局長。分管交郵電、六村一居、南源公司工作;
張祖森:辦事處黨委紀委書記。分管紀檢、文化、教育、衛生、社區工作;
洪永豐:辦事處黨委組織委員、統戰委員。分管組織、勞動、人事、統戰、老幹部工作,協助城建工作;
張紅華:辦事處黨委宣傳委員。分管宣傳工作,協助工業工作;
劉 華:辦事處黨委委員、副主任。分管黨政辦工作,協助工業工作;
程 文:辦事處黨委委員、副主任。分管農業、農村工作;
許明月:辦事處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分管武裝工作,協助政法工作;
毛國兵:辦事處黨委委員、乾河派出所所長。分管幹河派出所工作,協助政法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