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紅腫熱痛

乳房紅腫熱痛

乳房紅腫熱痛是典型的炎症的臨床表現,如果乳房部出現了紅腫熱痛,則很大可能是患了乳房的炎症性疾病,如急性乳腺炎、乳腺導管擴張綜合徵等。此外,還需警惕炎性乳癌的可能。急性乳腺炎是乳房最常見的急性化膿性感染性疾病,常發生於哺乳期,發病前常有乳頭皸裂或乳汁淤積史,乳房部紅腫熱痛,疼痛劇烈,多伴有明顯的發熱等全身症狀,成膿後可自行潰破或切開排膿,膿出則紅腫熱痛消退;乳腺導管擴張綜合徵又稱漿細胞性乳腺炎,發生於非哺乳期,發病前常有乳頭溢液史,乳房部腫塊,繼之局部紅腫熱痛,其疼痛往往不十分劇烈,且全身症狀不明顯,後期腫塊軟化,形成膿腫,破潰後常形成瘺管,創口久不收斂或反覆破潰;炎性乳癌多發生於妊娠哺乳期,起病急驟,病情進展迅速,患側乳房紅腫熱痛,並於短時間內累及整個乳房,易侵犯腋窩淋巴結及對側乳房,一般無明顯全身症狀,抗炎治療無效,一般不發生皮膚潰破,預後兇險。

基本介紹

  • 患病部位:胸部
  • 所屬科室:外科 普外科
原因,1.細菌的入侵,2.乳汁淤積,3.乳頭皸裂,檢查,鑑別診斷,緩解方法,

原因

1.細菌的入侵

本病致病菌多數為金黃葡萄球菌,少數為鏈球菌。細菌由乳頭皮膚破裂處或乳暈皸裂處進入,沿淋巴管蔓延至乳腺小葉間及腺小葉的脂肪和纖維組織中,引起乳房急性化膿性蜂窩組織炎。亦有少數病例產後發生其他部位的感染併發症,細菌經血循環播散至乳房,引起發病。

2.乳汁淤積

乳汁有利於侵入細菌的繁殖。乳汁淤積的原因有:
①乳頭過小或內陷而產前又未能及時矯正,使嬰兒吸乳困難,甚至不能哺乳。
②乳汁過多,排空不完全。產婦不了解乳汁的分泌情況,多餘乳汁不能及時排出而保留在乳內。
③乳腺管阻塞使排乳困難,如乳管本身的炎症、腫瘤及外在壓迫,均可影響正常哺乳。

3.乳頭皸裂

分娩後產婦未能掌握正確的哺乳技巧,或嬰兒的含吮不正常,或過度地在乳頭上使用肥皂或乙醇乾燥劑之類刺激物以及嬰兒口腔運動功能的失調等造成乳頭皸裂,使細菌沿乳頭小裂口入侵,並且經淋巴管到達皮下及乳葉間組織而形成感染。乳頭皸裂時,哺乳疼痛,不能使乳汁充分吸出,致乳汁淤積,為入侵細菌創造了繁殖條件。

檢查

乳腺自檢
1、對鏡自照法:面對鏡子,兩手叉腰,觀察乳腺的外形。然後,再將雙臂高舉過頭,仔細觀察兩側乳腺的形狀及輪廓有無變化,乳腺皮膚有無紅腫、皮疹、淺靜脈怒張、皮膚褶皺、橘皮樣改變等異常,觀察乳頭是否在同一水平線上,是否有抬高、回縮、凹陷,從乳頭裡有無分泌物溢出,乳暈顏色是否改變。最後,放下兩臂,雙手叉腰,兩肘努力向後,使胸部肌肉緊繃,觀察兩側乳房是否等高、對稱。
2、平臥觸摸法:平躺,右臂高舉過頭,並在右肩下墊一小枕頭,使右側乳腺變平。將左手四指併攏,用指端掌面檢查乳腺各部位是否有腫塊或其他改變。
用右手三指(食指、中指、無名指)指腹緩慢、穩定、仔細地觸摸乳房,在左乳房作順或逆向前逐漸移動檢查,從乳房外圍起至少三圈,直至乳頭。也可採用上下或放射狀方向檢查,但應注意不要遺漏任何部位。同時,一併檢查腋下淋巴結有無腫大。
最後,用拇指和食指間輕擠壓乳頭,觀察有無乳頭排液。如發現有混濁的、微黃色或血性溢液,應立即就醫。
3、淋浴檢查法:淋浴時,因皮膚濕潤更容易發現乳腺問題。方法是用一手指指端掌面慢慢滑動,仔細檢查乳腺各個部位及腋窩是否有腫塊。
女性朋友在乳腺自查時,如發現異常,應及時就醫,從而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的。

鑑別診斷

乳房紅腫熱痛的鑑別診斷:
1、乳房脹痛:女性在不同時期由於生理或病理變化引起的乳房脹痛。常常分為病理性和生理性。
2、乳腺刺痛:乳腺增生疾病的症狀主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為特徵。起初為游漫性脹痛,觸痛為乳房外上側及中上部為明顯,每月月經前疼痛加劇,行經後疼痛減退或消失。嚴重者經前經後均呈持續性疼痛。有時疼痛向腋部、肩背部、上肢等處放射。
3、乳腺脹痛:乳腺增生疾病的症狀主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為特徵。起初為游漫性脹痛,觸痛為乳房外上側及中上部為明顯,每月月經前疼痛加劇,行經後疼痛減退或消失。嚴重者經前經後均呈持續性疼痛。有時疼痛向腋部、肩背部、上肢等處放射。
4、乳痛症:單純性乳腺上皮增生症(simpleepithelialhyperplasiaofmammaryglands),又叫乳痛症,是乳腺結構不良症的早期病變。1922年Bloodgood首先描述,1928年Semb注意到此病表現為乳房疼痛並有腫塊,稱為單純性腺纖維瘤病。1931年Beatle稱之為乳腺單純性脫皮性上皮增生症;1948年Gescnickter稱之為乳痛症(mastodynia)。一直沿用至今。
診斷
1.病史
哺乳期的婦女有乳汁淤積或乳頭皸裂,不良哺乳習慣等。
2.臨床表現
哺乳期婦女出現一側乳房局部脹痛,皮膚紅、腫、熱或有腫塊、壓痛,甚至出現寒戰、高熱、全身疲乏無力,局部形成膿腫時有波動感。而不同時期的乳腺炎有各自的特點:
(1).急性單純性乳腺炎
初期,乳房脹痛,皮溫高,壓痛,因乳汁的淤滯,靜脈和淋巴的回流不暢,乳房局部出現邊界不清的硬結。此階段如能正確處理,則炎症可消散。
(2).急性化膿性乳腺炎
局部皮膚紅、腫、熱、痛,硬結明顯,觸痛加重。病人寒戰、高熱、頭痛、無力、脈快等全身中毒症狀。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疼痛。
可根據上面病史和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來確定診斷。

緩解方法

加強產前產後衛生宣傳,指導產婦保護乳頭,幫助哺乳婦女掌握正常的哺乳方法是預防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有效措施。
1.妊娠期乳房衛生
妊娠最後2個月,經常用肥皂水或清水擦洗乳頭;或用70%酒精(或燒酒)棉球塗擦乳頭、乳暈,以加強乳頭的抵抗力。因酒精能脫去油脂,長期使用可使乳暈腺、皮脂分泌減少,引起乳頭乾燥,造成皸裂,故不能長期使用。
2.矯正乳頭凹陷
在妊娠中期就要設法糾正乳頭凹陷。可用小酒盅扣罩乳頭,外用布帶固定。或用吸乳器吸引,1~2次/d。也可行乳房按摩,或經常用手牽拉。
3.正確哺乳
每次哺乳時應雙側乳房輪流哺喂,並不斷改變抱嬰姿勢,使乳腺管充分吸空。
4.保持乳汁排出通暢
乳汁的淤積是發病的重要因素,故應定時哺乳,哺乳後要排盡剩餘乳汁。可用吸奶器或手按摩擠出,使乳汁排空。為了預防乳汁過稠,發生凝乳阻塞乳管,要鼓勵哺乳婦女多次飲湯水飲食。
5.及時處理乳頭皸裂
乳頭皸裂,可引起疼痛,影響哺乳,可用黃柏、白芷各半研末,再用香油或蜂蜜調勻後塗患處。或塗以次碳酸鉍搽劑(鹼式碳酸鉍4g研末,加植物油6mg),也可塗安息香酊,用吸奶器吸出乳汁餵育嬰兒。
6.加強嬰兒口腔護理
注意嬰兒口腔的清潔,可每天用清水輕擦嬰兒口腔黏膜和牙齡1~2次;不讓嬰兒含乳而睡。
7.斷乳適應證
如病人有高燒或膿腫形成,應停止哺乳進行一側或雙側斷乳,以防感染的乳汁對嬰兒影響。斷奶前可用生山楂30g、生麥芽30g、枇杷葉15g,煎湯代茶;或己烯雌酚5mg,3次/d,口服;或用苯甲雌二醇2mg,2次/d;肌內注射或予50%硫酸鎂30ml頓服,均至回乳為止。用芒硝60g裝入紗布袋中,外敷乳房,濕時更換。放於一側乳房,僅使一側乳房斷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