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陰聞教救度大法

中陰聞教救度大法

中陰聞教救度大法《中陰聞教救度大法》也被譯為《西藏生死之書》,原著蓮花生大士。一個人生前曾經聽聞此教法,在中陰階段有可能會記起裡面的內容。如果福報大,在臨終的床前,請上師為自己讀誦此經,做引導,憑著對上師的信心,可以即刻得到解脫,甚至成佛,即所謂中陰成佛。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陰聞教救度大法
  • 作品別名:西藏生死之書
  • 作者:蓮花生大士
  • 屬性:佛學
在藏區此《救度大法》極受重視.
中陰的解釋:
一、中陰與中陰的類型
中陰這個詞在藏文中原指一個過程完成和另一個過程開始之間的過渡或間隔。
中陰有三種狀態:空間、時間、意識。
比如我們此起彼伏的思想,前後意識之間還是有間隔的,即使只有十分之一秒,這也是中陰。生命就是由無數的中陰所組成。
中陰的類型:
1.生處中陰:人活在世清醒的意識境界,包含了所有的善業、惡業。
2.夢裡中陰:夢中的潛意識活動。
3.禪定中陰:修行人修習禪定時的意識變化。
以上三種為生命中的意識境界。以下三種為死亡與轉生之間的意識境界,《中陰聞教救度大法》就是講述後三種情況的。
4.臨終中陰:人在死亡時出現暫時的昏迷狀態,此時無有意識。這種狀態持續的時間長短不定,一般是三天半,如果是修行人可以保持一個星期以上。
5.法性中陰:從臨終中陰恢復意識以後,到投胎重入六道輪迴的一段時間即法性中陰。在此期間,亡靈會經歷心所發出的各種奇幻異象,感受一連串的幻覺。
6.投胎中陰:亡靈進入母體內,從受孕胚胎到出生的意識狀態
二、中陰身
中陰身身處今生的死亡與來生投胎之間這段過渡時期,他並非血肉之軀,而是一種細微的心識身,無實質可言。
中陰身的神智多處於浮躁焦慮、紛亂激動的狀態。
中陰身不能飲食實質性物品,但能以氣味為食,當親人用熏煙供養時,這些中陰身就如同接受了飲食一樣。
不論生前有何生理缺陷,中陰身都是六根俱全的。而且中陰身擁有神通,如天眼、神足等。除了不能通過佛陀成道的金剛座和受生投胎的母胎外,可以隨意穿越山、石、河、海。
中陰期一般最長為七七四十九天,中陰身每七天便會經歷一次類似當世死亡的經歷。這就是中國傳統中為故去的人做“頭七”等儀式的緣由。在中陰身投胎之前,親友、上師代其布施、供養、超度及修善行,可以改變其下生轉世的地點。
有些人說:“我不怕死。”但據高僧大德說,在中陰階段,是個鐵漢也會驚恐萬狀。
三、混亂與機會並存的中陰世界
以現世的生處中陰看,當我們身處的環境變得混亂時,我們的生活也會變得支離破碎。外界的每一個小小的變化都會打亂我們既定的行為方式。而死後,這種不確定性會變得更加強烈,相當於生前的七倍。
觀察生命,可以發現我們經常處於疑惑和模糊的狀態中。我們的心時而混亂,時而清醒。中陰的意義在於:在清醒和混亂,領悟和困惑,確定和不確定之間持續地不定地游擺。
這種不確定的狀態也許會往我們對一切感到灰心失望,但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去看,就會發現中陰實質上為我們間隔出這樣一些空間,其中包含這許多轉化的機會。特別是在這種大變動和過度的時刻,我們那像天空般純淨的、本初的心性將有機會顯現。
就像我們丟失了一樣重要的東西,起初我們不敢相信,進而憤怒,在心裡反覆計算它的價值和意義。然而不久我們那顆狂亂激動的心就會安靜下來,我們開始陷入沉默,不再做無謂的掙扎和努力,因為我們很清楚這些都已無濟於事。現在我們出了接受事實外,以別無選擇
所以,前一刻我們喪失了珍貴的東西,下一刻卻發現我們的心安住在一種深度的寧靜狀態中。這一經驗啟示我們,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不要立刻急著尋找答案。我們應該將這個寧靜的狀態作為一個間隔,安住於其中。當我們安住在這個間隔中,並努力往內心觀照時,我們將看到自己純淨的、本初的心性。這便是中陰所提供的轉化機會。
沒有比我們的身體更值得珍愛的東西了,中陰教法告訴我們,這種轉化和改變的最高潮就在死亡的時刻。因為當時肉體被拋棄了,我們有最大的機會獲得解脫。所以我們應該抓住這些機會,努力前往美好的淨土。
死亡歷程
第一階段:停止呼吸——意識成昏迷狀態——四大分解死亡特徵出現——生命之風匯聚中脈——紅白點在心中相遇——看見第一明光
第二階段:生命之風向左右脈逃竄——淨幻身意識突然清醒——看見第二明光
第三階段:進入法性中陰
昏迷三四天后,意識再度醒來——意識體完全離開身體——業力作用開始經歷十四天業力幻境
第四階段:投胎中陰
死亡歷程
第一階段:停止呼吸——意識成昏迷狀態——四大分解死亡特徵出現——生命之風匯聚中脈——紅白點在心中相遇——看見第一明光
第二階段:生命之風向左右脈逃竄——淨幻身意識突然清醒——看見第二明光
第三階段:進入法性中陰
昏迷三四天后,意識再度醒來——意識體完全離開身體——業力作用開始經歷十四天業力幻境
第四階段:投胎中陰
寂靜尊幻相(一至六天)
第一天
遇見的神祇:
大日如來、金剛虛空佛母
顯現的光芒:
藍色—法界智光
白色—天道柔光
投生的兩種:
中央淨土
第二天
遇見的神祇:
金剛薩埵等六位
顯現的光芒:
白色—大圓鏡智光
模糊—地獄柔光
投生的兩種:
東方淨土
第三天
遇見的神祇:
寶生如來等六位
顯現的光芒:
黃色—平等性智光
藍色—人道柔光
投生的兩種:
南方淨土
人道
第四天
遇見的神祇:
阿彌陀佛等六位
顯現的光芒:
紅色—妙觀察智光
黃色—餓鬼道柔光
投生的兩種
餓鬼道
第五天
遇見的神祇:
不空成就如來等六位
顯現的光芒:
綠色—成所作智
紅色—阿修羅柔光
投生的兩種:
北方淨土
第六天
遇見的神祇:
寂靜尊42位
顯現的光芒:
42位寂靜尊的智慧光
虛幻光—
六道之光
投生的兩種:
五方佛淨土
六道輪迴
寂靜尊幻相(一至六天)
第七天
遇見的神祇:
寂憤尊10位持明主尊
顯現的光芒:
持明主尊的智慧光
綠色—畜生道柔光
投生的兩種:
持明主尊的淨土
畜生輪迴
中陰八至十四天全部是忿怒尊幻相
第八天
遇見的神祇:
大光榮
赫怒迦
投生的兩種:
中央淨土
天道
第九天
遇見的神祇:
金剛部
赫怒迦
投生的兩種:
東方淨土
地獄道
第十天
遇見的神祇:
寶部
赫怒迦
投生的兩種:
南方淨土
人道
第十一天
遇見的神祇:
蓮華部
赫怒迦
投生的兩種
西方淨土
餓鬼道
第十二天
遇見的神祇:
業部
赫怒迦
投生的兩種:
北方淨土
阿修羅道
第十三天
遇見的神祇:
忿怒尊16位高麗女神
琵薩希女神
投生的兩種:
五方佛淨土
六道輪迴
第十四天
遇見的神祇:
4位守門護法
28位瑜伽女
閻魔法王
投生的兩種:
中央淨土
進入投胎中陰
走向解脫的第一步——生命之風匯聚於中脈
四大分解結束之後,人將向外呼出長息三次,只有出息沒有入氣直至外氣斷絕。此外外氣雖然斷絕,但內息尚存。內息就是人體內的生命之風。這時它將集中於人體的中脈,並做短暫的停留。生命之風實際上就是流動的生命能量,這種生命能量匯聚到中脈是獲得解脫必經的秘密通道,也是走向解脫的第一步。
走向解脫的第二步——明光顯現於意識之中
生命之風匯聚於中脈之後,第一明光將清晰地顯現在臨終者的意識之中,進而這種最深層的、本原的、清淨的意識就將脫離臨終者的身體。而臨終者此時所要做的,就是把握這關鍵的機會,在生命之風停留在中脈的短暫時間裡,領悟出這種本然的第一明光,這樣就可以使生命之風沿著人體的中脈從頭頂梵穴筆直衝出,進而就可以直接升入清淨佛土。
相反,如果臨終者體認明光失敗,無法將生命之風控制在中脈,進而讓生命之風逆流而從肉體的左、右脈竄出,那么,臨終者就將失去即刻獲得解脫的機會,繼續進入到中陰世界後面的環節,經歷各種險境和考驗。
在整個死亡的歷程中,臨終者面前會多次顯現“根本明光”,根本明光就是我們每個人的佛性。明光顯現的時候是獲得解脫的關鍵時間,第一明光就是第一次顯現的根本明光,也稱“初期明光”。當臨終者呼出最後一口氣後,能知的神識即可體悟到本然的根本明光。第一明光一經聞證,解脫即可獲得。
感知明光的方法
對於生前曾經接受過最高指導法,但未能領會的人以及生前雖然已經領會最高指導法,但是修習的次數不足的人,應該由他的上師信任喜愛的師兄傳承相同的朋友為其讀誦助念,以幫助臨終者體悟空無純淨赤裸的心靈狀態,獲得第一明光。
明光顯現的時間
明光顯現的時間是臨終者吸入最後一口氣,但尚未吐出最後一口氣的這段時間。這時,雖然臨終者的呼吸停止了,但是他的意識還沒有完全脫離肉體,而是出於昏迷狀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彌留狀態”。這時體內流動的“生命之風”將匯聚到中脈,進而體驗第一明光。
對於不同的人來說,第一明光顯現時間的長短不同。普通人是吃一頓飯的時間,大約20分鐘左右,這與臨終者生前的品性氣脈有關係。瑜伽行者生前接受過訓練,對於已經徹悟了心性的人,能夠自由地控制心性,這些人可以在臨終中陰延長明光持續的時間,有的可以持續三四天,最多的可持續七天。
有些人生前品行不端,還有些人氣脈不健全,如吸菸的人,這些人會損失看見明光的時間。明光在他們面前可能只是曇花一現,轉瞬即逝,2、3秒左右。過短的時間不僅使臨終者來不及辨別和體認明光,同時也使上師無法協助臨終者匯聚生命之風,因而臨終者也就很難在明光顯現之時獲得解脫。
中陰聞教救度大法
關於“空無純淨赤裸的心靈狀態”也就是佛性、空性等等有不同的說法,是沒有辦法解釋的(當然也有很多人在解釋)。讓我們每天都念念《心經》,打個證悟的基礎吧。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易空,空不易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盡涅盤。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