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域軌道

中山市域軌道

中山市域軌道,或稱中山市內軌道交通,是中國廣東省中山市計畫中的市內軌道交通系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山市域軌道
  • 別名:中山市內軌道交通
  • 地點:中國廣東省
  • 性質:軌道交通
簡介,公布,進度,成果,

簡介

早於2009年就被時任中山市市長李啟紅提出,構思是利用軌道交通取替多人乘搭的巴士線路,構建主城區交通便利一體化及30分鐘都會圈。

公布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2003年發布的《關於加強城市快速軌道管理的通知》要求,規劃線路中山已經具備了申報發展市域軌道交通的條件。

進度

中山市交通運輸局的十二五交通藍圖時提及將會加快市域內部軌道交通的規劃、立項、報批等前期工作的進度 , 現已於2011年12月完成最終研究報告。

成果

《中山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通過專家評審會,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焦桐善副會長等7位國內軌道交通專業領域內的知名專家對中山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划進行評審。根據規劃內容,中山遠景擬規劃6條城市軌道,總長約153.08千米,其中地下線90.5 千米, 高架62.58千米,預計設定車站89座。副市長賀振章參加評審會。 市城鄉規劃局市政科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山市城市軌道交通現網規劃”研究工作於2008年立項,2009年課題一期研究工作結題並聘請專家對課題研究成果進行評審。 2009年下半年初步形成了《中山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徵求意見稿)》,2010 年上半年形成中山市城市軌道交通遠期和遠景備選方案,2011年12月完成最終研究報告。
1 號線是從沙溪到開發區的東西走向軌道線路,西起康樂南路與原岐江公路交叉處的康樂路站,走向與富華道、中山路持平,在長江路轉向東北,經城軌中山站,終點在明角山公園。1 號線全長28.82 千米,換乘站3個,分別為中山站、沙溪站、怡華中心站。
2 號線從港口沙港路站至大涌西站,全長25.71千米,換乘站為中山北站、南站、怡華中心站。
在遠景規劃推薦方案中,擬建設6條城市軌道,分別為1-6號線,其中1號線從沙溪康樂路到馬鞍島臨海站;2號線從港口鎮環鎮北路到大涌鎮大涌西站,3號線沙溪鎮西站到南環路站,4號線從中山北站東面的興通路站到火炬開發區神涌站,5號線從火炬開發區祥興路站到南朗鎮翠亨站,6號線從康樂路站到小欖北站。由於遠景中山城市總體規劃還可能出現變化,遠景各線的建設實際仍存在調整的可能性。遠期規劃
到2020年建成1號線2號線
從城市發展角度看,1號線在東西發展軸上,串聯中山城市CBD 及兩座城際鐵路車站(廣珠城軌和廣佛珠城軌),並將中心城區中的沙溪鎮、西區、石岐區、東區、火炬區聯繫起來。2號線在南北發展軸上,將港口鎮、石岐區、南區、大涌鎮聯繫起來。
發展軌道交通,必須在人口、國內生產總值、地方財政收入、客流規模等方面具備基本條件,中山的主要指標已經達到了這些要求。從綜合實力上看,中山的各項經濟指標均已達到國家建設軌道交通規定的要求,其中人口國家要求,發展軌道交通,人口要超過300萬,2010年中山常住人口已達312萬,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到2020年市域總人口為42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為378萬,遠景市域人口控制在600萬人以內;第二個條件是國內生產總值要過千億大關,2010年中山GDP達到1850.65億元;第三個要求地方財政收入要突破100億元,中山2010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9.37億元;客流條件上,目前中山部分道路在尖峰時段比較擁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