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應急管理研究中心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應急管理研究中心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應急管理研究中心是應急領域的綜合性學術研究機構,本研究中心致力於引進國內外應急專業人才和新技術項目,匯集來自應急管理領域的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承擔應急管理科學研究、培訓教育、安全諮詢以及國際交流合作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應急管理研究中心
  • 外文名:Emergency ManagementResearchCenterofCentralSouthUniversityof Finance, Economics and Law
  • 中心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南湖大道182號
  • 中心主任:姜威
成立背景,科研及服務團隊,研究方向,轉化成果,社會服務,後續課題,

成立背景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應急管理研究中心,著眼於應急管理改革發展需要,以 總書記“堅持底線思維、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指示為重要依據,於 2018 年 3 月正式成立。目前該中心擁有教授及教授級高工 9 人,講師及工程師 10 人,服務 於各級政府監管部門和企業共上百家,研究課題 20 多項,服務人員 近萬人。

科研及服務團隊

目前中心共有國家級、省級應急管理方面專家總計 5 人,教授級高工 9 人,講師及工程師 10 人,共同科研博士25 人,。涉及安全生產、安全監測、自然災害防治、新型應急救援技術及裝備、應急管理體系及文化建設、應急物資物聯技術、公共安全應急管理、應急心理建設及輿情應對等十多個領域。
本中心由湖北省應急救援首席專家姜威教授擔任主任,苗義飛 副主任負責對外的交流合作,下設教育培訓部,風險監控和綜合管控部,火災防治研究部,人工智慧研究部、企(事)業應急管理研究規劃部,各部門負責人由行業知名的教授/副教授擔任。應急研究管理中心,財大校內科研主要成員構成如下;
  1. 姜 威 53 歲 主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應急救援技術。
  2. 張敬東 51 歲 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環境災害預防。
  3. 金大衛 38 歲 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應急物聯網技術。
  4. 唐偉勤 40 歲 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大規模應急物質調配 。
  5. 彭興文 55 歲教授級高工,主要研究領域:通風與除塵 。
  6. 陳寶安 55 歲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安全監測技術 。
  7. 杜建華 37 歲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地質災害預防。
  8. 楊 俊 38 歲 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水環境污染 。
  9. 周靖承 34 歲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環境工程技術 。
  10. 祝啟虎 38 歲 講師,主要研究領域:岩石爆破 。
  11. 陳 寧 34 歲 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礦山事故應急救援 。
  12. 陳子鵬33 歲 講師,主要研究領域:應急監測技術。
  13. 劉 嘉31 歲講師,主要研究領域:大數據應急管理 。
  14. 譚金華 35 歲 講師,主要研究領域:高速公路應急管理 。
  15. 岳 曉 34 歲 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突發事件輿情應對 。
  16. 鄭 重 33 歲高工,主要研究領域: 地質災害應急管理 。

研究方向

組織編制各級應急總體預案和規劃,協助指導各地區各部門應對突發事件工作,推動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和預案演練。災害救助體系建設,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應急救援,火災、水旱災害、地質災害等防治,智慧型化應急救援技術及裝備研究,大規模應急物資調配,公共應急管理及救援,應急心理建設及輿情應對方法,安全監測技術及聯網管控研究,企事業單位隱患排查等。

轉化成果

近一年中心科研成果轉化如下;
1.鄂州市重特大事故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性工作套用與信息平台的研究。
2.基於遏制重特大事故的企業重大風險辨識評估技術與管控體系研究。
3.煙花爆竹企業重大風險辨識評估與分級管控研究。
4.湖北省安全生產“三項崗位人員”網路培訓規劃。
5.武漢市洪山區數位化應急管理室建設方案。
6.鄂州市鄂城區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7.中船集團 719 研究所鍋爐風險評估。
8.大規模突發事件快速消費品的應急調度。

社會服務

1、服務過的政府部門:西藏山南市、廣東東莞市、湖北經信委、嘉魚、仙桃安監局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管理、宜昌安監局、洪湖市、鄂州安監局風險雙重體系、漢川市開發區、東湖高新、湖北省安監局安全監察、武漢市安監局 潛江安監局、武警湖北總隊、孝感安監局、湖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湖北省監獄管理局、湖北省水利廳、江蘇省宜興市安全生產委員會安監系統、江蘇省崑山市安全生產監察幹部應急能力策劃、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委員等政府機構。
2.服務過的電力行業:大唐電力、黑龍江省龍唐電力、大唐電力廣西合山發電公司、大唐電力內蒙古托克托發電公司、華潤電力安全技術、武漢博晟信息科技公司電力、中國電網聯合會、崔家營管理處電站、中國華能集團瀾滄江水電公司、中超電力等。
3服務過的.菸草行業:武漢煙廠)、恩施煙廠、湖北菸草局、襄陽煙廠、黃石菸草、廣水菸草、湖北中煙公司、紅金龍集團、紅安捲菸廠、漢陽捲菸、、黃鶴樓科技園、等。
4.服務過的其他企事業:鹹通高速、寶武注安輔導(機械、交通)、山東濟南地質注安輔導(全科)、武漢高科集團-、隨岳高路、烽火科技、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中國安全產業協會協、武漢地質工程勘察研究院現代安、襄陽荊洪科技PSM、水利部、黃石東貝集團、光谷金控集團范、光谷智慧型製造產業園“、東風本田、中國銀行湖北分行、武漢歡樂谷控、、蒙牛集團、富士康公司、武鋼集團全、中建三局成都公司、湖北省移動公司突發事件、移動公司、中核集團、武漢安環院、湖北省中天培訓公司、人福藥業化等企業

後續課題

應急研究中心從“災害科學”、“應急技術”、“風險管理”三個方面,為國家培養災害風險科學與公共安全領域的人才。因此,作為一個對國內外開放的科研機構,充分吸收國內外的先進技術,以及所建立的資料庫與模型和其他相關研究成果,組織有關科研單位、高等院校相關領域的專家,在我國防災減災與應急管理領域開展下列研究工作:
(一)科研課題( 計畫2019 年 3月 1 日- -2020 年 12 月 31 日)
由相關科研團隊完成以下科研課題:
1.城市災害風險評估及其標準研究;
2.基層防災減災技術研究;
3.在應急體領域高新技術產品在應急的推廣與套用;
4..應急信息渠道的開發;
5.突發事件應急安全體驗館設備設施研究及建設;
6.城市智慧應急研究。
(二)計畫服務項目( 計畫2022 年 1 1 月 1 1 日- - 2023 年 12 月 31 日開展實施)
由相關科研團隊完成以下服務項目:
1.通過開發應急產品市場,開展家庭備災、社區備災、民間救援組織裝配等方式進行應急產品推廣。
2.通過應急信息網路平台對應急產品的發布。
3.城市風險評估。主要對城市、農村、學校、企業、工業園進行安全風險評估及整改處置方案等。
4.高端應急技術設備的研發及產權的轉讓等。
5.大型應急救災直飲水車,中小型手動、電動應急救災直飲水設備。
6.通過應急體驗城面向公眾全方位現場體驗各種應狀況模擬情況。
7.應急管理培訓與專業技術,職業資格培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