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皖西工委

中共皖西工委

《雙十協定》鑑定後,中共中央命令新四軍從長江沿岸的幾個地區撤退到蘇北、山東解放區集中。1945年10月2日,華中局致電新四軍七師和皖江區黨委領導人,指示:“由沿江支隊抽調對大別山區熟悉的3個主力連,留皖中地區活動。根據華中局的指示,皖江區黨委和七師即決定白湖中心縣委書記桂林棲留在皖中,領導皖中地區的敵後鬥爭;同時決定新四軍七師沿江支隊沿江團二營教導員鐘大湖桂林棲會合,帶領皖中的留守部隊開展敵後鬥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共皖西工委
  • 時間:1945年10月2日
  • 隊伍會合:桂林棲、鐘大湖
  • 事件:在無為大孔家召開會議
歷史
桂林棲、鐘大湖的兩支隊伍會合後,在無為大孔家召開會議,決定將留下堅持鬥爭的部隊合編為皖西大隊,桂林棲任政委,鐘大湖任大隊長,沈博任教導員,朱振中任副大隊長。
10月中旬,皖西大隊到達桐潛舒交界山區的西嶺,同先期回大別山的張偉群、楊震游擊隊會合。
兩支部隊會合後,桂林棲、張偉群、鐘大湖等主要領導人在潛山後沖大虎叉召開了連以上幹部會議,決定成立中共皖西工委(亦稱大別山地委),桂林棲任書記,張偉群任副書記,鐘大湖、沈博、朱振中為委員。會議還進一步研究了鬥爭任務和鬥爭方式,明確以桐潛交界的蔣鐵、後沖、水貴、螺絲嶺一帶為中心,向周圍發展。
會後,部隊分兵八路展開活動,其中張有道率七連兩個排,到岳西、太湖一帶活動,基地是鷂落坪,爭取打通與新四軍五師的聯繫。
1947年2月下旬,桂林棲在桐、潛交界的螺絲嶺召開工委擴大會議。會上,桂林棲報告了解放區解放軍不斷取得勝利的大好形勢,傳達了華中分局對皖西鬥爭的指示,研究了以後鬥爭的方針、任務,確定組織和發動民眾、擴大人民武裝、擴大游擊活動區域,開展統一戰線工作。會議宣布成立3個縣委、2個工委:岳北縣委,滕野翔任書記;潛太縣委,劉秀山任書記;舒六縣委,王進臣(後郭任)任書記;桐廬工委,余平任書記;廬北工委,張家英任書記。
1946年10月至1947年3月,由於皖西工委和皖西支隊執行了正確的政策和作戰方針,支隊常打勝仗。在游擊活動區域內,各階層亦發生了有利於皖西工委和皖西支隊的重大變化。
1947年夏季,晉冀魯豫野戰軍在劉伯承、鄧小平的指揮下,渡過黃河,越過隴海路,千里躍進大別山。1947年11月,皖西工委、皖西支隊主要負責人參加了劉鄧主持的劉家畈高幹會議,皖西工委歷史使命結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