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草灣遺址

下草灣遺址

下草灣遺址位於雙溝鎮東南8公里處的下草灣引河東岸,南臨淮河,北濱洪澤湖,是河湖間的崗嶺地帶,海拔44.4米。由於濱湖灣,且有廣泛的水草資源,故稱“下草灣”,是江蘇省發現最早的古人類遺址。2002年,被市政府確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下草灣遺址 
  • 地理位置:雙溝鎮東南8公里處的下草灣引河東岸
  • 景點級別: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發現時間:1954年6月
下草灣新人,人種起源,具體位置,

下草灣新人

1954年6月,中國科學院院士、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所長楊鐘健教授在下草灣考察時,採集到一段長15.27厘米的骨化石。經研究確定為人的股骨化石,是新世晚期人類化石,距今約4-5萬年,屬晚期智慧型人,被命名為“下草灣新人”,考古界稱為下草灣文化。1981年春,南京博物院考古人員在下草灣東南1公里的火石嶺發現與下草灣新人同時期的舊石器遺址,面積1500平方米,出土有刮削器、尖狀器等。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多次對下草灣地區進行考古調查和科學發掘,發現更新世和中新世古脊椎哺乳動物化石近百種,很多為新種新屬,被稱為下草灣動物群,特別是出土的雙溝醉猿、江淮寬齒猿文化,對研究從猿到人的演變過程,具有重要作用。

人種起源

2002年年初野外考察的中科院古人類學家徐欽琦、計宏祥實地考察和研究,結合50年代我國著名人類學家賈蘭坡、吳汝康等人的研究,專家們大膽地推測:下草灣人是北京猿人的後裔,是現代中國的祖先之一。 “下草灣人”股骨化石的發現,打破了“南方更新世晚期的地層中,無原始人類蹤跡可尋”的論說,無可非議,下草灣是迄今為止江蘇人類乃至中國人類老祖宗的發源地之一。

具體位置

下草灣遺址
地址:江蘇省 泗洪縣雙溝鎮往東南行8公里下草灣引河東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