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澇壩鄉

下澇壩鄉

下澇壩鄉位於巴里坤縣城134公里處,以牧業為主,自然條件惡劣,一年中冬季長達8個月,夏季4個月降雨量少,約為10-15毫米,受自然條件及地理位置的約束,主要靠傳統的放牧方式和定居、半定居生活為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下澇壩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哈密地區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
  • 下轄地區:2個村委會
  • 電話區號:0902
  • 地理位置:巴里坤縣城134公里處
  • 面積:2474平方千米 
  • 人口:4341人(2017)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氣候
  • 車牌代碼:新L
概況,巴里坤縣城,

概況

新疆哈密地區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下澇壩鄉於1984年初建鄉,鄉政府設在下澇壩村,因峽谷小溪下游築有一蓄水塘壩而得名。下澇壩鄉位於巴里坤縣城偏西北128公里處,東連薩爾喬克鄉,南接哈密市,西毗木壘縣,北鄰大紅柳峽鄉。省道303線哈—巴—木—烏公路貫穿全境。該鄉地處北緯43.5°,東經92°,行政區劃面積2474平方千米。鄉轄2個村委會:下澇壩村、小紅柳峽村,6個自然村,總人口4341人(2017)。境內有效草場面積370萬畝,完成總播面積5340畝,其中:套播小麥3000畝,飼草料5242畝,以土豆為主的經濟作物98畝。位於中緯高寒地區,四季不分明,只有冷暖之分,無霜期110天,年降水量150毫米,氣溫日變化大,年平均氣溫3℃,年均日照時數3100—3400小時,年均大風天數15天,年均風速4.5—5.1米/秒。重要的動物資源有雪豹、鵝喉羚等。轄區
下澇壩鄉轄2個行政村,5個生產點,一所重點寄宿制中國小,
總耕地面積為5430畝,人均耕地面積約為0.8畝,年終牲畜存欄數為82000頭(只),人均13頭(只),農牧民經濟收入非常低,縣及有關部門根據我鄉實際情況將我鄉例為貧困鄉之一。

巴里坤縣城

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位於天山東段北麓。東與伊吾縣毗鄰,西與木壘哈薩克自治縣相連,南與哈密市相接,北與蒙古國交界(邊境線長305公里)。東西長276.4公里,南北寬180.6公里,總面積3.84萬平方公里。轄2鎮、10鄉,47個村民委員會。境內駐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哈密農場管理局2個農(牧)場。縣城距烏魯木齊市709公里。1995年末總人口為10.08萬人,其中哈薩克族占28.43%,漢族占69.78%,其他民族占1.79%。
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西部、南部為天山山脈,中部為北天山及丘陵山區,由西向東傾斜形成起伏不平的波浪式谷地,東部、北部為平原地區。水資源主要來自冰川融水和山間泉水。屬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氣溫變化劇烈,南北氣候差異明顯,降水量分布極不均勻,年均氣溫3.6℃,年均降水89毫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