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前身是上海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其成立於1994年11月,由新上海大學成立時原上海科技大學的社會科學部、原上海工業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部、原上海大學的社會科學部、原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的社會科學部合併組建而成。自學院成立伊始,社會科學學院一直是直屬學校領導的獨立二級機構,統一管理全校本專科、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包括“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統一負責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統一管理思政課教師。2003年,社會科學學院成立了哲學系。2014年11月24日,上海大學2014年第十九次黨委常委會決定,上海大學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2016年6月20日,上海大學整合學科資源,成立學校首個學部制改革試點單位——上海大學社會科學學部(籌),下設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成立時間:2014年11月24日
  • 學院隸屬於:上海大學社會科學學部
  • 學科領域: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
學院介紹,學部改革,交流活動,

學院介紹

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前身是上海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其成立於1994年11月,由新上海大學成立時原四個學校(上海科學技術大學、上海工業大學、上海大學、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的人文院系和社會科學部組建而成。自成立伊始,社會科學學院一直是直屬學校領導的獨立二級機構,統一管理全校本專科、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包括“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統一負責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統一管理思政課教師。這是上海最早的、當時唯一的以學院命名的獨立二級機構。2014年11月24日,上海大學2014年第十九次黨委常委會決定,上海大學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
近年來,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發展迅速。根據教育部第三輪一級學科評估結果,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並列第17名,相對排名前14%。2015年,學院獲批上海高校唯一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高原學科,獲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團隊擇優支持計畫”。學院下設8個教研部、1個研究基地、4個研究中心、3個上海市思政課名師工作室以及上海高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協作組掛靠校等學科平台。學院擁有1個博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思想政治教育;2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馬克思主義理論、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下設4個碩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國近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哲學下設7個碩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技術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邏輯學、宗教學、美學);1個自主設定的碩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學院除承擔研究生的專業教育任務外,還承擔了全校從本科生到博士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任務。在學校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自2004年開始,持續進行思政課改革,為破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難題,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初步形成了具有上大特色的“思政課”教學新模式。學院先後獲得了1個上海市優秀教學團隊,4門上海市思政課精品課程,1門上海市思政課重點課程。2009年,學院承擔的教育部“六個為什麼”進高校思政課試點工作以及2014年開設的“大國方略”課程均獲得多位政治局委員等中央領導的批示,取得良好的社會反響。2014年,“項鍊模式”、“思政課問題意識模式”等經驗獲得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近五年以來,學院先後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7項,其中重點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25項,橫向課題15項。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光明日報》(理論版)、“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等國內外報刊雜誌公開發表學術論文600餘篇,並多次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教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等所轉載。出版專著、編著教材50多部、譯著2 部。
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學科門類齊全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71人(專職教師59人,兼職教師12人),其中教授15人,國內外自強教授各2人,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2人。專職教師中,具有海外學位、海外訪學經歷的教師占比為27.1%。學院教師還獲得“全國優秀教師”和“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育部全國思政課“精彩案例”,教育部全國思政課“精彩教案”獎等。在上海高校思政課教學比賽中,學院先後獲得長三角比賽一等獎1人,二等獎3人,三等獎5人。學院先後有4人獲得王寬誠育才獎,2人獲得寶鋼優秀教師獎,3人獲得上海大學教學名師稱號,4人獲得上海大學師德標兵稱號,7人獲得上海大學優秀青年教師稱號。
學院黨建和精神文明工作也取得重要突破。“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研室黨支部獲得上海市教育系統“三八紅旗集體”,上海市教育系統“巾幗文明崗”和“上海市巾幗文明崗”等稱號。學院黨委獲得“上海市教衛黨委系統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上海市教衛黨委系統黨建研究課題成果獎”一等獎和二等獎,上海市“教育先鋒號”稱號(上海市教育工會授予)。
學院以培養具有紮實理論基礎、較強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良好的人文品格和科學素養、自覺的社會責任感和開闊的國際視野、富有創新精神的複合型人才為目標,整合資源,搭建學術、實踐育人平台,滿足學生多元需求。通過“社科論壇”、“九九沙龍”、“泮池言學”等學術交流平台,邀請國內外專家家學者,年均開展講座近百場。先後為學生拓展和搭建各類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實踐基地十餘家。堅持六年的上海櫻花節志願服務項目連續四年獲得“上海大學十佳志願者團隊”。培養學生的政治敏銳性和理論傳播的自覺性,開展理論宣講,自覺做黨的創新理論的積極傳播者,形成了率先學理論、積極講理論,坐著能寫、站著能講的自我教育模式。學生集體獲得全國高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範團支部”、“區校協同,讓文明之花在志願服務中不斷綻放”入選上海教育系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典型案例。學院現有在校研究生約200人。
上海大學寶山校區上海大學寶山校區
當前,全院師生在“自強不息、勇於創新、追求卓越、兼容並蓄、和諧向上”的大學文化和“激發潛能、喚醒卓異”的學院文化指引下,為創建國內外知名馬克思主義學院而努力,為學校創建一流學科而提供有力支撐。

學部改革

上海大學社會科學學部(籌)成立於2016年6月20日,是上海大學首個學部制改革試點單位。學部整合學科資源,現由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系組成,其中馬克思主義學院建制不變,哲學系作為學部內設機構。首任學部主任由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夏小和兼任。

交流活動

2018年4月19日下午,浙江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一行來訪交流活動在502會議室舉行。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李梁、辦公室副主任王金偉出席此次來訪交流。
會議開始,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邢院長對上海大學的飛速發展做出高度評價,隨後王金偉介紹了上海大學的發展歷史和現狀。
之後,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邢院長介紹了浙江省各高校建設名師工作室的規劃,並希望李梁書記就高校名師工作室的申報提供指導。李梁書記作為上海第一批名師工作室的主持人,首先對全國九個省份名師工作室的建設發展情況做了總結介紹,然後分別從對象、特色、功能、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名師工作室的建設意見。在交流討論過程中,對如何建設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展開熱烈討論。
最後,李梁老師總結,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應該服務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建設、推動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改革與學科融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