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壩鎮

上壩鎮

上壩鎮是隸屬於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交通便捷,通訊發達,環境幽雅,是酒泉東進西出的門戶。上壩鎮地處肅州區中北部,祁連山北麓,東臨肅南縣明花區,南依紅山鄉、東洞鄉,西靠總寨鎮,北與鏵尖鄉接壤,屬於三鄉一鎮的中心,312國道橫貫全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上壩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西北
  • 電話區號:0937
  • 面積:120平方公里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氣候
  • 火車站:酒泉站
地理環境,概況,沿革,行政區劃,地理氣候,發展思路,特色種植,小城鎮建設,經濟發展,醫療衛生事業,計畫生育工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地理環境

上壩鎮位於肅州區中北部,與下河清機場毗鄰,是連線輻射周邊二鄉(東洞鄉、鏵尖鄉)二鎮(總寨鎮金佛寺鎮)的經濟、文化中心。全鎮總面積12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1萬畝,總人口2.2萬人,其中 非農業人口3000人。全鎮轄13個行政村,124個村民小組。
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瓜類、蔬菜、果品、甜菜、啤酒大麥等。上壩鎮出產的錦豐梨,以個大、形美、色好、汁甜、易儲耐用而被農業部授予優質產品稱號。素有“洋蔥王國”之稱的上壩鎮小溝洋蔥則以個大質好而聞名東北三省,並銷往台灣俄羅斯等地。另外啤酒大麥、早酥梨、紅富土蘋果均以質優量大暢銷國內外,這些都已成為上壩鎮農村產品,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畜產品種類繁多,雞、豬、牛、羊人均占有量均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全鎮鄉鎮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速,有企業407個,其中個體私營企業396個,全鄉人均純收入2980元以上,97年提前一年實現小康目標。

概況

上壩鎮位於肅州區中部,距市區23千米。平均海拔1600米。面積115.06平方千米,人口5230戶19421人(2008年末)。轄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上壩村。312國道過境。

沿革

1950年設上壩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166.9平方千米,人口2.1萬人,轄上壩、新上、光輝、下壩、矛福、舊墩、營爾、東溝、小溝、上紅、天樂、福地、東灣13個行政村。
原茅福村劃歸下壩村,原福地村劃歸上壩村,原天樂村劃歸小溝村,原東灣村劃歸上紅村。2006年,轄9個行政村,620902104:~200新上村、~201光輝村、~202下壩村、~203上壩村、~204小溝村、~205舊墩村、~206營爾村、~207東溝村、~208上紅村。

行政區劃

上壩鎮 轄9個行政村:新上村、光輝村、下壩村、上壩村、小溝村、舊墩村、營爾村、東溝村、上紅村。註:原茅福村劃歸下壩村;原福地村劃歸上壩村;原天樂村劃歸小溝村;原東灣村劃歸上紅村。

地理氣候

上壩鎮地形為沖積洪積扇平原,土層深厚、肥沃,擁有地上、地下兩大水源,加之地處內陸光照時間 充足,日照時間為3000-3300小時,無霜期130-150天,降雨量小,蒸發量大,晴天多,積溫高,溫差大,空氣污染小,極適宜糧食、蔬菜、瓜果、林木、飼草等農作物的生長,曾是酒泉最大的商品糧基地。
省檢查組到上壩鎮指導工作省檢查組到上壩鎮指導工作
上壩鎮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海拔高度在1450-1620米之間,地形為沖積洪積扇平原,土壤淤土為主。上壩鎮地處內陸,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降水量少,蒸發量大,日照時間長,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8.2攝氏度,七月份最高平均氣溫21.8攝氏度,一月份平均最低氣溫-9.7攝氏度,極端最高溫32—36攝氏度,最低-20—-25攝氏度。年降水量85毫米,年蒸發量2148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46%,年日照時數3288小時,平均無霜期150天。上壩鄉水資源主要有地面水和地下水組成,地面水份屬討賴河和洪水河兩大水系,年供給上壩鎮河水6000萬立方米,上壩鎮主要靠進水灌溉,利用機井320眼,深層地下水儲量豐富,水質良好,礦化度1—3克/升,適宜農灌和飲用。

發展思路

近年來,該鎮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財政增加三大目標,以新農村建設統攬工作全局,以種植結構調整、產業化發展、項目建設、康居工程建設、小城鎮建設為突破口,"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要求,依託肥沃的土地,充沛水源和便利的交通,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培植規模基地,創造區域特色,不斷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使全鎮經濟保持了持續、健康發展的態勢。

特色種植

全鎮已形成了制種、洋蔥、花卉、日光溫室、蔬菜六大優勢產業,形成了2.5萬畝制種基地、 5000畝洋蔥基地、5000畝花卉和5000畝高效蔬菜制種基地。素有"洋蔥王國"之稱的小溝和天樂村的洋蔥以個大質優而聞名東北三省,並銷售台灣、俄羅斯、越南、韓國等地;以"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新建的日光溫室,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鎮依託東方農業開發公司建成的上壩花卉繁育基地。
上壩鎮建日光溫室上壩鎮建日光溫室

小城鎮建設

該鎮近幾年先後完成了集鎮規劃、綠化、市場建設等工程10餘項,近幾年先後建設了金寶種業、金寶脫水菜加工廠已落戶鎮工業園區,有效拉動了全鎮制種和蔬菜產業的發展。

經濟發展

鎮黨委、鎮政府帶領全鎮人民,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財政增加三大目標,以新農村建設統攬工作全局,以種植結構調整、產業化發展、項目建設、康居工程建設、小城鎮建設為突破口,"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要求,依託肥沃的土地,充沛水源和便利的交通,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培植規模基地,創造區域特色,不斷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使全鎮經濟保持了持續、健康發展的態勢。2006年全鎮經濟收入達到3.1億元,鎮財政收入達到1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592元。
素有“洋蔥王國”之稱的小溝和天樂村的洋蔥以個大質優而聞名東北三省,並銷售台灣、俄羅斯、越南韓國等地;以“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新建的日光溫室,因規模大、品種全、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本鎮生產的玉米、花卉、蔬菜種子,因籽粒飽滿、發芽率高,已成為各大制種公司青睞的制種基地,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上壩鎮依託東方農業開發公司建成的上壩花卉繁育基地,品種多、面積大、不但所繁育的籽種遠銷台灣、韓國和荷蘭等國家和地區,增加了民眾收入,而且形成了舊墩、上壩、茅福三個百畝花卉農業觀樂示範區,先後接待省內外參觀考察百餘起。
農業結構的不斷調整,有效的拉動了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全鎮建成各類養殖小區11個,養殖大戶250戶,肉羊存欄達10萬隻,肉牛存欄達12000頭,奶牛存欄5000頭,為農民增收培育了新的增長點;小城鎮建設快速發展,先後完成了集鎮規劃、綠化、市場建設等工程10餘項,改擴建個體工商門點10餘處,有效增強了小城鎮的整體功能;同時,鎮黨委政府根據本鎮實際,相繼從土地開發、戶籍制度、稅收和證照審批等方面出台了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主要包括免徵土地出讓金、土地使用費和代辦證照等,有力的促進農產品深加工項目和農產品市場的繁榮,先後建設了金寶種業、金寶脫水菜加工廠已落戶鎮工業園區,有效拉動了全鎮制種和蔬菜產業的發展。
酒泉市肅州區上壩鎮舊墩村村民任俊選家1座溫棚一年產鮮切花35萬支,給家裡帶來14萬多元的收入。在上壩鎮,像任俊選這樣收入高的農戶雖是少數,但人均年收入超過萬元的戶比比皆是。這得益於上壩鎮發展高效制種業和以日光溫室為主的設施農業。

醫療衛生事業

計畫生育工作

上壩鎮計畫生育服務所有房屋7間,234㎡,所內建立健全了應有的各類科室和校所合一的婚育學校,基本 上達到了服務所建設規範化、服務過程標準化的要求。製作了圖文並茂的宣傳版牌,公示了各項服務程式,使廣大育齡民眾更好地了解生殖健康系列知識。每年接受服務的育齡民眾達4700多人,對40歲以下的育齡婦女年內環情服務2次,孕情服務不少於4次,環孕檢率達96.8%;各種卡、表、冊規範,免費為農村實行計畫生育的夫妻提供避孕節育技術服務和生殖健康服務,積極引導男性參與生殖健康,建起了2000多份男性健康檔案卡,使鎮服務所成為廣大育齡民眾的健康之家。
上壩鎮民眾接受體檢上壩鎮民眾接受體檢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2006年肅州區被甘肅省確定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鎮村民參合積極性高,參合率達到70%。2007年6月份,上壩鎮為1.5萬名參合農民進行免費體檢,為8000多名參合農民建起了健康檔案,受到當地民眾的交口稱讚。上壩鎮村民確確實實享受到了政府全面的醫療服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