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樟鄉

三樟鄉

三樟鄉位於衡東縣最北端,地處湘潭、株洲、衡山、衡東四縣交匯處,南距縣城洣水鎮45公里。三樟鄉1982年前為三樟人民公社,1982年撤銷人民公社分設三樟鄉和油麻鄉,1989年,二鄉重新合併為三樟鄉。相傳境內有一株古樟樹被列為全國三株古樟之一,三樟由此而得名。三樟是革命老區,1926年3月全縣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即中共栗子 港支部誕生於此,同年7月湖南省農運特派員賀爾康在三障鄉成立了全縣第一個農民協會即衡山縣柴山洲特別區農民協會;1927年成立柴山洲特別區第一農民銀行,這是我黨歷史上最早的一家金融機構。該機構的舊址夏拜公柯坐落在該鄉的柴山洲,現已修復,並已正式對外開放。該鄉農產品以稻穀為主,農副產品有棉花、花生、西瓜、辣椒、湘蓮、牲豬、鮮魚、家禽等。三樟鄉水陸交通方便。湘江自南而北流經全鄉20餘里,設有客輪停靠點。京廣複線、京珠高速穿境而過,公路運輸四通八達。三樟鄉市場繁榮,每逢趕墟之日,市場上物資豐富,人來人往,一派熱鬧景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樟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湖南省衡陽市衡東縣
  • 電話區號:0734
  • 地理位置:衡東縣最北端
  • 方言:衡東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南嶽衡山,南嶽大廟,萬壽大鼎
  • 機場:南距衡陽南嶽機場80公里
  • 火車站:衡山站,衡山西站
  • 車牌代碼:湘D
經濟概況,畜牧業,土菜,辣椒,人口數據,

經濟概況

三樟鄉素有“魚米之鄉”、“油茶之鄉”的美譽,全鎮年產糧食3.8萬噸,湘江、栗水沿岸村民有江河網箱養魚習慣。長沖、藕塘沖等四處小一型水庫總水面800餘畝,常年蓄水1000萬立方,是大水面開發、規模養殖的場所,全鎮有油茶近1萬畝,是全縣重點油茶鄉鎮。水藕、荸薺、豆油、板栗、香菇為三樟鄉五大名優特產。三樟鄉礦產資源豐富,石灰石均有一定規模儲量。
三樟鄉園林三樟鄉園林
三樟鄉

畜牧業

在推進畜牧業產業化建設過程中,衡東縣三樟鄉堅持從強化養殖業的良種意識入手,大力推廣良種良法,發展優質高效畜牧業,從注重畜牧業量的增長轉變為量質並舉。加大科技培訓力度,重點培訓養殖業能手、科技帶頭人、農村經紀人和專業合作組織領辦人。
三樟鄉養殖產三樟鄉養殖產
衡東縣三樟鄉抓住國家出台扶持發展生豬生產穩定市場供應的一系列政策機遇,克服元月份特大冰災給畜牧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畜牧業發展全局,通過一系列優惠政策、措施的扶持、引導,全縣畜牧業實現較快發展。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政策扶持

土菜

衡東土菜源遠流長。清朝時期,該縣的三樟黃椒就因清脆可口、色味俱全,被賜為“貢椒”。此外,楊橋的麩子、新塘的地皮子、草市的豆腐、霞流的鹹蛋、石灣的脆肚等土菜也早已名聞遐邇。不少精明的衡東人就地取材,開始大規模經營衡東土菜餐飲。“衡東土菜”聲名鵲起,該縣在縣內外經營的衡東土菜館已達1000多家,年銷售衡東土菜1.2億元。僅新塘鎮就有土菜餐館120多家,年營業額3000多萬元。衡東土菜的興起,拉動了全縣生豬、蛋鴨、辣椒等產業的發展,如三樟鄉貢椒的種植面積,便由原來的3000畝猛增到1萬畝。
三樟鄉辣椒三樟鄉辣椒

辣椒

在衡陽市最大的辣椒生產基地--衡東縣三樟鄉,一個個辣椒廠棚像孕育希望和夢想的孵化器靜靜地矗立在田間地頭。昔日的窮鄉僻壤,成了農業產業化的樣板。許多農民靠種辣椒發了家。三樟鄉的氣候水土資源都非常適合種辣椒。 三樟鄉的辣椒產業從無到有,不斷壯大。辣椒成了農民致富的一把金鑰匙。辣椒生產對氣候依賴性很強,風險很大。

人口數據

總人口
18332

9429

8903
家庭戶戶數
4733
家庭戶總人口(總)
18155
家庭戶男
9301
家庭戶女
8854
0-14歲(總)
4302
0-14歲男
2186
0-14歲女
2116
15-64歲(總)
12608
15-64歲男
6544
15-64歲女
6064
65歲及以上(總)
1422
65歲及以上男
699
65歲及以上女
72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798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