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孤

三孤

三孤是指周成王時立少師、少傅、少保的合稱,是三公的副職。其地位低於公而高於卿。秦、漢以後廢,北周時復置。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復置,作為次相之任。明清無固定員額,而作為榮銜。出自《北堂書鈔》卷50引許慎《五經異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孤
  • 來源:《五經異義》
  • 定義少師、少傅、少保的合稱
  • 出處:《通典》
解釋,出處,

解釋

指周成王時立少師、少傅、少保的合稱,是三公的副職。

出處

《通典》卷20云:“孤,特也,言卑於公,尊於卿。”《北堂書鈔》卷50引許慎《五經異義》:“天子立三公曰太師、太傅、太保,……又立三少以為之副,曰少師、少傅、少保,是為三孤。”三孤之名至明清猶沿用,為正一品官職。三公、三孤合稱為“公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