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八日夜與王鄭二秀才聽雨後夢作

《七月二十八日夜與王鄭二秀才聽雨後夢作》是唐代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七月二十八日夜與王鄭二秀才聽雨後夢作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七言詩
  • 作者:李商隱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創作背景,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初夢龍宮寶焰然,瑞霞明麗滿晴天。
旋成醉倚蓬萊樹,有個仙人拍我肩。
少頃遠聞吹細管,聞聲不見隔飛煙。
逡巡又過瀟湘雨,雨打湘靈五十弦。
瞥見馮夷殊悵望,鮫綃休賣海為田。
亦逢毛女無憀極,龍伯擎將華岳蓮。
恍惚無倪明又暗,低迷不已斷還連。
覺來正是平階雨,獨背寒燈枕手眠。

作品注釋

1、秀才:指未登科第的文士。
2、寶焰:珠寶光華如火焰。然:通“燃”。
3、蓬萊:指海上蓬萊仙山。郭璞遊仙詩》:“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岸肩。”
4、細管:指笙。管,全唐詩校:“一作笛。”
5、逡巡:頃刻。
6、湘靈:湘水之神。五十弦:指瑟。《楚辭·遠遊》:“使湘靈鼓瑟兮。”打:全詩註:“都領切,又都歷切。”
7、馮夷:河伯。《莊子·大宗師》:“馮夷得之,以游大川。”《釋文》:“司馬彪云:《清泠傳》曰:華陰潼鄉堤首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為河伯。”
8、鮫綃:傳說海中蛟人所織的絲織品。見左思吳都賦》注。海為田:用滄海桑田事。
9、《列仙傳》:“毛女者,字玉姜,在華陰山中。獵師世世見之,形體生毛。自言秦始皇宮人也。秦亡入山,道士教食松葉,遂不饑寒。”無謬:無聊。
10、《博物志·異人》:“《河圖玉版》云:龍伯國人,長三十丈,生萬八千歲死。”擎將:舉起。華岳蓮:指華山蓮花峰。
11、獨:全唐詩校:“一作未。”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公元851年(唐宣宗大中五年)。

名家點評

清·沈厚塽《李義山詩集輯評》引:朱彝尊曰:律詩而無對偶,古詩而葉今調,此格僅見。何焯曰:述夢即所以自寓。又曰:詩是七古而聲調合律,僅見此篇。紀昀曰:《杜秋詩》、《桐葉詩》亦是此格,意必當時有此別體,然究不可訓,故後人罕為之。
清·姚培謙《李義山詩集箋注》:六句況人間得意事,六句況人間失意事,末四句況得意失意同歸於盡也。托意與少陵《渼陂行》略同。
清·屈復《玉谿生詩意》:一段仙會甚明。二段雲雨分明。三段又換一境。四段上二句結夢二句以階雨結夢雨。不唯夢中仙人馮夷、毛女、龍伯不見,並二秀才亦去也。
清·程夢星《重訂李義山詩集籠注》:通篇首尾以“夢”、“覺”二字照應,蓋寓言半生如夢似幻也。
清·汪師韓《詩學纂聞》:唐人五言四韻之律多不對者,七言無之。乃有七言長律而不對者,如李義山《七月二十八日夜與王鄭二秀才聽雨後作》,此詩調諧響協,若編入古體,則凡筆力孱弱者皆得援以藉口矣,故斷其為長律而無疑也。
清·張采田《李義山詩辨正》:此詩本事未詳,語太迷幻,故閱者不見其佳處。唯桐鄉馮氏謂自敘生平,似為得之。

作者簡介

李商隱,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生於河南滎陽。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詩歌成就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裡排行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都愛西崑好,只恨無人作鄭箋”之誚。有《李義山詩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